級別:四級最低,一級最高。
級別 | 四級 | 三級 | 二級 | 一級 |
基本要求 |
1、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2、已建立云計算服務能力體系,且已有效運行三個月以上; 3、能夠提供云計算服務能力管理、人員、資源、技術和過程等有效證據; 4、從事云計算服務業務滿一年以上;或者持有《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證書》(運維服務能力成熟度三級),且從事云計算服務業務滿六個月。 |
1、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2、已建立云計算服務能力體系,且已有效運行六個月以上; 3、能夠提供云計算服務能力管理、人員、資源、技術、過程、性能等有效證據; 4、持有《云計算服務能力標準符合性證書》(四級)滿一年以上;或者持有《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證書》(運維服務能力成熟度二級),且從事云計算服務業務滿一年;或者從事云計算服務業務滿二年以上。 |
1、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2、已建立云計算服務能力體系,且已有效運行一年以上; 3、能夠提供云計算服務能力管理、人員、資源、技術、過程、性能等有效證據; 4、持有《云計算服務能力標準符合性證書》(三級)滿一年以上;或者持有《信息技術服務標準ITSS符合性證書》(運維服務能力成熟度一級),且從事云計算服務業務滿一年;或者企業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不少于2000萬元,近三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項目總收入不低于1.5億元,且從事云計算服務業務滿一年。 |
1、具有獨立法人地位; 2、已建立云計算服務能力體系,且已有效運行兩年以上; 3、能夠提供云計算服務能力管理、人員、資源、技術、過程、性能等有效證據; 4、持有《云計算服務能力標準符合性證書》(二級)滿一年以上。 |
類別要求 |
申請單位需提交《云計算服務能力評估申請表》及附件材料,包括: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人力管理辦法,包括人力管理(人員儲備機制及相關計劃、招聘、試用、考核、離職等管理及相關記錄)和崗位職責說明等; 3、培訓管理辦法,包括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培訓教材、培訓記錄和培訓成果評價等; 4、服務管理文檔,包括服務目錄(服務需求調研與服務目錄設計、服務目錄、服務目錄管理過程、服務目錄評估、服務目錄管理與服務水平管理的關系等)、服務請求管理、服務水平管理過程、服務級別協議和服務報告等; 5、用戶管理及用戶手冊,包括用戶信息管理制度、賬戶管理制度、資源管理制度、用戶操作手冊和賬戶操作手冊等; 6、運維管理流程文檔,包括事件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發布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7、云平臺開發設計文檔,包括云計算平臺技術架構及部署方案,云計算服務計費計量實現方案、數據監控實現方案和資源負載均衡實現方案等; 8、服務記錄,包括用戶使用記錄、云平臺運行日志和故障異常記錄等; 9、云計算服務級別協議,包含服務內容,雙方職責及負責人員,服務等級指標和后果處理措施等; 10、評估報告,可包括第三方數據中心測評文檔和等級保護測評報告。 |
申請單位需提交《云計算服務能力評估申請表》及附件材料,包括: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人力管理辦法,包括人力管理(人員儲備機制及相關計劃、招聘、試用、考核、離職等管理及相關記錄)和崗位職責說明等; 3、培訓管理辦法,包括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培訓教材、培訓記錄和培訓成果評價等; 4、服務管理文檔,包括服務目錄(服務需求調研與服務目錄設計、服務目錄、服務目錄管理過程、服務目錄評估、服務目錄管理與服務水平管理的關系等)、服務請求管理、服務水平管理過程、服務級別協議和服務報告等; 5、用戶管理及用戶手冊,包括用戶信息管理制度、賬戶管理制度、資源管理制度、用戶操作手冊和賬戶操作手冊等; 6、運維管理流程文檔,包括事件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發布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7、云平臺開發設計文檔,包括云計算平臺技術架構及部署方案,云計算服務計費計量實現方案、數據監控實現方案和資源負載均衡實現方案等; 8、服務記錄,包括用戶使用記錄、云平臺運行日志和故障異常記錄等; 9、云計算服務級別協議,包含服務內容,雙方職責及負責人員,服務等級指標和后果處理措施等; 10、評估報告,可包括第三方數據中心測評文檔和等級保護測評報告。 |
申請單位需提交《云計算服務能力評估申請表》及附件材料,包括: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人力管理辦法,包括人力管理(人員儲備機制及相關計劃、招聘、試用、考核、離職等管理及相關記錄)和崗位職責說明等; 3、培訓管理辦法,包括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培訓教材、培訓記錄和培訓成果評價等; 4、服務管理文檔,包括服務目錄(服務需求調研與服務目錄設計、服務目錄、服務目錄管理過程、服務目錄評估、服務目錄管理與服務水平管理的關系等)、服務請求管理、服務水平管理過程、服務級別協議和服務報告等; 5、用戶管理及用戶手冊,包括用戶信息管理制度、賬戶管理制度、資源管理制度、用戶操作手冊和賬戶操作手冊等; 6、運維管理流程文檔,包括事件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發布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7、云平臺開發設計文檔,包括云計算平臺技術架構及部署方案,云計算服務計費計量實現方案、數據監控實現方案和資源負載均衡實現方案等; 8、服務記錄,包括用戶使用記錄、云平臺運行日志和故障異常記錄等; 9、云計算服務級別協議,包含服務內容,雙方職責及負責人員,服務等級指標和后果處理措施等; 10、評估報告,可包括第三方數據中心測評文檔和等級保護測評報告。 |
申請單位需提交《云計算服務能力評估申請表》及附件材料,包括: 1、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2、人力管理辦法,包括人力管理(人員儲備機制及相關計劃、招聘、試用、考核、離職等管理及相關記錄)和崗位職責說明等; 3、培訓管理辦法,包括培訓需求、培訓計劃、培訓教材、培訓記錄和培訓成果評價等; 4、服務管理文檔,包括服務目錄(服務需求調研與服務目錄設計、服務目錄、服務目錄管理過程、服務目錄評估、服務目錄管理與服務水平管理的關系等)、服務請求管理、服務水平管理過程、服務級別協議和服務報告等; 5、用戶管理及用戶手冊,包括用戶信息管理制度、賬戶管理制度、資源管理制度、用戶操作手冊和賬戶操作手冊等; 6、運維管理流程文檔,包括事件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發布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7、云平臺開發設計文檔,包括云計算平臺技術架構及部署方案,云計算服務計費計量實現方案、數據監控實現方案和資源負載均衡實現方案等; 8、服務記錄,包括用戶使用記錄、云平臺運行日志和故障異常記錄等; 9、云計算服務級別協議,包含服務內容,雙方職責及負責人員,服務等級指標和后果處理措施等; 10、評估報告,可包括第三方數據中心測評文檔和等級保護測評報告。 |
頒證機構 |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 |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 |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 | 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 |
云計算服務模型
如圖所示的模型闡述了云計算服務的內部特征、服務模式與外部特性之間的層次關系。
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以按量計費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可動態申請或釋放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等基礎設施的服務模式。
2.平臺即服務 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
云計算服務提供商以按量計費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應用軟件所需的支撐平臺,包括用戶應用程序的運行環境和開發環境,供用戶在此基礎上開發和提供相關應用的服務模式。
3.軟件即服務 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通過網絡以按量計費租用的方式向用戶提供在線軟件應用的服務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用戶不用再購買軟件,而改為向服務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軟件,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且無需對軟件進行維護,服務提供商會全權管理和維護軟件。
4.云計算 cloud computing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計算模式,通過網絡將IT基礎設施資源、軟件與信息按需提供給用戶使用。
注1:云計算不是一類計算機技術或網絡技術,而是實現網格計算、效用計算、虛擬化技術、Web服務技術融合發展的模式;
注2:云計算具有寬帶接入、快速彈性、服務可測量、按需自服務、資源池化等特征